一、总结上学期教学与科研等相关工作
2022年由于疫情防控,历经两学期的线上和线下教学工作,教学工作有序进行,全院师生密切配合,圆满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任务。
1.本年度共开设课程共计284门,48个教学班的1330名学生上课,78名教师(含外聘18人)授课,教学秩序平稳、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良好,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提升,学生出勤率达97%,教学工作稳步开展。
2.推进竞赛课程相融合试点,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课程融合实践教学改革。完善实践线上课程教学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,打破传统模式教学,扩宽学生思路。
3.“金课”建设工作,本年度以校级“金课”建设为重点,围绕7门课程进行课程建设,通过多种形式开展“金课”建设指导与分享活动,所有课程建设通过学校及学院中期检查验收工作,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和完善课程建设成果目标。
4.各专业开展教研室基层组织建设和教学观摩、“暖心三分钟”、“金课”建设、学业导师班会、专题讲座等活动,年度开展各类各级活动并撰写新闻稿件173篇,学院各专业建设质量明显提升。
5.组织部署2018级学生进行在线上的毕业答辩工作,学院提前做好毕业设计工作计划、对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安排布置。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网上辅导,确保如期完成毕业实习、开题报告、毕业设计作品、毕业设计说明等相关任务。圆满完成2018级毕业设计组织、指导及毕业答辩工作。
6.本年度执行学业导师制度并取得明显效果,我院23名学业导师克服各种困难,通过线上网络各类平台对所指导班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。截止目前,我院学业导师共完成570多人次的指导帮扶工作。
7.本年度完成环境设计专业、视觉传达专业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省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工程验收工作。补充完善了学院实践教学设施,保障了学院实践教学的实施。
8.本年度学院引进学科带头人1人,招聘教师1人。
在学校职称评定工作中我院获评副教授4人,讲师 2 人。22年度高华和徐震两位分别荣获校级教学名师,校级示范教师称号。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活动。本年度参培教师62人、参培次数190次,参培项目16项。
9.学院走访政府企业调研,积极开展政校企合作专题活动。学院积极与企业、政府部门进行合作交流。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、实践课程、实习就业、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共识,以企业项目对接专业和课程,有效推动了校企深度融合发展。我院与吉林省和平大戏院集团有限公司、吉林省博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百集短视频《百味长春》项目正式启动。
10.教科研项目情况。截止到12月,我院本年度教科研项目共118项,科研项目17项,省级立项10项、结项4项, 校级立项2项、结项1项;教研项目39项,省级立项18项、结项4项, 校级立项13项、结项4项;SCI/核心14项;大创项目56项,立项34项、结项22项;专着3项;专利21项。
11.竞赛获奖情况。截止到去年12月,学院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464项奖项。其中国家级88项,一等奖11项、二等奖15项、三等奖26项、优秀奖28项;区域性、省级奖项283项,一等奖54项、二等奖77项、三等奖82项、优秀奖70项;市级奖项2项,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;校级奖项99项,一等奖23项、二等奖21项、三等奖31项、优秀奖24项。我院获省赛“互联网+”1金3银2铜,“挑战杯”获省赛一等奖推荐国赛的好成绩。
12.开展学术交流和教研活动,年度学院开展各类学术和教研活动共计31项。学院网站新闻发布,截止到12月份,我院发布新闻稿件共计185篇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
1.艺术学院教学管理体系有待完善。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存在遗漏缺失等问题。
2.自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。自有师资不足,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。
3.实验室建设有待提高。校企合作数量较多,但深度合作成效不明显。戏剧、动画、产品专业的实训室、工作室未达到教学评估要求,有待建设。
4.各专业特色不鲜明,教科研项目质量有待提高,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升。
5.校外实习的组织和监督力度还需要加强,毕业设计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。
2023年的教学工作要点
学校提出 23年为高质量发展年,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。
一、学院教学管理工作
(一)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
1.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。强调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、担当意识、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。
2.规范教学日历和教案书写及质量标准。
3.加强试卷的审核工作,保证试卷审核工作完备,试卷质量达到学校要求,学生考试成绩成正态分布。
4.加强考试考场的监控力度,保证监考人员无漏岗现象发生。
5.认真贯彻二级督导听课制度。贯彻执行院长、副院长、学科带头人、教研室主任及负责人听课制度。
(二)加强教师管理力度
1.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秩序,降低调课、串课次数。
2.聘请高职称的有经验教师来校任课,提高外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。
3.加强教师课堂辅导成效和学生作业质量监控工作。
4.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,提升教师业务能力。
(三)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
专业单元课程结束后,对学生作业质量进行评选工作,并将优秀学生作品进行展示。同时推荐优秀学生作品参加各级别赛事,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,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推介提供良好的展示与交流平台。
二、学院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工作
(一)申报新专业
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发展需要,积极推进动画专业、服装专业拟申报新专业。
(二)修订人才培养方案
同时根据学校要求,重新规划制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撰写工作。加大补充特色课程、综合设计课程、应用实践课程、校企融合课程、进一步规范课程名称。
拟在第三周进行2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汇报会,各专业做好准备。
(三)特色专业建设
按照学院发展规划布局,以环艺、服装两个校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为重点,努力建设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。继续建设视觉、产品、动画、戏剧专业,拟申报2023年度校级一流本科专业。
(四)专业课程建设
以校级7门金课为重点,围绕2门校级重点金课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,拟申报省级金课1门。以“文旅艺术设计产业学院”为依托,以旅游、人工智能为特色方向,各专业建设1门跨学科融合特色课程。
(五)专业课堂教学改革
以专业竞赛、项目对接、实训开放、成果推广等一体化
课程改革试点,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。
1.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。推进与北京佳玥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,吸纳企业一线人员参与课堂实践教学。
2.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改革。继续推进竞赛课程融合,加大创新创业项目融合力度,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。
3.完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改革,进一步拓展开放式实验室和工作室,打破传统教学模式。
4.推进产品、戏剧、动画三个专业“竞赛+项目
+实训”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。
5.学院基础教研室以校级美育中心为核心,依托美育
工作坊,继续加强美育类课程建设工作。
6.整合学院教学资源,重点加强学院在线课程建设,优选几门课程进行规划。
学院教科研工作
申报教科研项目工作、省校级优秀课申报工作及其他科研工作。
1.学院拟申报4-8项校级课题,争取成功申报4-6项省级课题。
2.以各专业为单位,根据专业情况,制定校企合作方案,将产教融合项目纳入国家级协同育人项目,争取申报1-2项国家级协同育人项目。
3.教师在学术期刊上拟发表学术论文、作品8-10篇,增加核心以上高水平论文数量。
4.重点培育院级优秀教师团队,积极申报、参评校级、省级优秀教师团队。
5.各专业规划制定学生项目与实施计划,带动学生申请各类项目,撰写论文和申报专利。
五、学院教材建设工作
拟编写出版1-2部专业教材。美术基础部、环境设计、产品设计、视觉传达设计、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做好基础性工作。
六、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
1.加强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。配合学校人事部门积极推荐、引进专业人才,认真考核,严格把关,重点引进高职称教师,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当中。
2.针对青年教师培养,制定院级青年教师培训计划。本年度将安排青年教师进行线上课程,线下课程,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研讨、案例讲评、成果展示等活动,开展校内培训以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。
3.制定学院青年骨干教师校外培训计划。开展青年骨干教师课程观摩评比,选派骨干教师校外培训,到重点高校接受培训,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。
4.拟定本学年专业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,参加学术会议、参加专业展示活动等。组织专业教研室主任到省内外高校考察学习活动。
七、学院专业竞赛与学术交流工作
(一)积极开展专业学术讲座活动
聘请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座,拟开展2-3场专家学术讲座。聘请优秀专家学者为学院客座教授,充实学院专家教学指导团队。
(二)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活动
以双表竞赛项目为重点,做好竞赛培训指导工作,选择性参加各类各级别专业赛事,择优推荐学生及作品参加高水平竞赛活动,力争在学科竞赛中有新的突破。
八、学院实训室建设工作
1.根据学院各专业教学需要,制定校内实训室建设规划,逐步落实和完善实训室设备,保证学院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。
2.本年度学院将重点做好产品、动画、戏剧专业实训室建设工作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补充实验设备不足。
3.重点做好实训室实践教学统计工作,包括实习班级、课程、使用时间、人数配比、机器设备等,提高实验室及设备的使用率。
九、学院校外实习、实训基地建设工作
1.拓展省外实训基地建设,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,为外省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。
2.切实做好综合实习、毕业实习相关工作。各专业尽可能以统筹实习形式完成实习类课程。继续做好前期企业调研工作,提倡以产学协同育人形式实施开展工作。
十、校企产业学院建设工作
1.加大学院“文旅艺术设计产业学院”“文旅艺术研究中心”“美育教研中心”建设力度,推进校企深度融合,努力申报省级平台项目,深入对接和开展校级“中韩融创产业学院”相关工作。
2.结合学院专业特色,利用现有企业资源开展新的校企合作单位,将企业引进学校共建产学研基地。
十一、学院网站建设工作
1.各个专业(含美术基础部)凝练专业特色,遴选优秀成果,实时更新专业动态与新闻,制作各专业宣传册进行媒介推广。
2.各个专业(含美术基础部)拍摄专业视频,制作短视频,凸显优势,加强网站建设。
十二、优秀作品归档工作
本年度继续组织学院学生优秀作品收集、整理、归档工作。
1.各教研室组织负责收集、整理、归档,院级负责评选。
2.学生优秀作品管理实行三级归档管理,院级、各教研室、院办公室。
3.实物(包括纸质)作品暂由艺术学院备品库保存。
十三、学院招生就业工作
积极配合学校招生工作,参与2023级新生招生相关工作,做好网页宣传工作,及时更新网站信息。
积极配合学校就业工作,做好学生校内外综合实习及22届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。
十四、2019级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
1.按照《关于2019级学生“3+1”模式实践教学“专业综合实习”和“毕业实习”工作安排》和《关于做好2019级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安排的通知》学校要求,切实做好2019级学生专业综合实习,毕业实习,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安排相关工作,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并跟踪反馈学生实习情况,为本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做好基础工作。
2.在24日教育厅组织召开“全国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平台”数据报送工作培训会,4月前上报本科学生认识实习、专业实习、毕业实习、专业综合实习等相关数据,进行大数据管理和督导统计工作。
2.毕业生设计展览活动。
十五、其它工作
1.学院各专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。
2.2019级学生实习管理工作。
3.2019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毕业生离校工作。
4.在招生就业处和学生工作处的指导下认真做好2023级新生入学工作和新生教育工作。
新学期开学教学工作注意事项
1.全体任课教师须结合我校开学教学工作要求,做好开学准备工作,上好第一堂课,按照课程备好教案,大纲,教学日历及教材等教学文件。
2.要求本学期教学日历以各教研室为单位按照要求审核完成后电子版2月27日,纸质版在3月1日统一交到系办曹露处,教学日历日期统一为2023年2月25日。
3.教师上课按照学校校历和课程表执行。要求任课教师要上课前注意教室环境卫生和学生出勤率。
4.各位老师关注学校作息时间表及班车时刻表。